作风该咋转?照镜干部用行动来作答
来源:
发布时间:2014-11-04 16:38:09
作风转不转,行动最有说服力。让我们进入照镜镇体验一下作风的变化。
亲历亲为,解了十年疙瘩
十多年前,三位村二百多亩窑场地,因地势低便以极低的价格承包给了个人,年限还很长。随着农业收益的提高,承包价格始终没有变化。群众有意见,干部心里烦。怎么办?该镇党委书记崔勰得知后,不因难度大而不管,不因是村里的事而推脱,亲历亲为,找来与承包人共同的好友来“助阵”。一番热情的说辞后,承包人感到就是有点“过”了。于是重新与村委签订合同,承包费每亩提高了300元。
干部打工,巧解承包难题
桑庄村有27亩集体土地,承包费到期。原来的承包费太低,而现在农户个人的土地的流转费用已提高到1000多元,但农户心里有“小九九”,想少掏钱,导致招标流拍。如何破好题,增加集体收入?村干部一合计,干脆收到集体,村干部当“义工”,一年下来,一亩地至少净收入1200元。农户看到好收成,心里就没了想头,只能按市场价承包。就这样,27亩土地便重回“集体经营”时代,村干部成了“打工仔”。
自已先干,再带群众致富
有生意头脑的陈固村支部书记高星照,在生意伙伴的帮助下,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菊花、板蓝根、丹参等药材。他说,咱是第一年种,没有经验,是赔是赚,心里没底。于是,劝住想跟着一起干的农户。经过一季的摸索,喜忧参半,菊花、板蓝根由于技术原因,长得不好,赔定了。只有40亩丹参能赚十多万元,真是用钱“买”回的经验。他说,咱是干部,不能让群众跟着担风险。下一年,咱指导着群众发展有稳定收益的药材!